隨著大量西式飲食文化的薰陶, 葡萄酒飲酌也越來越受歡迎在一個餐會或聚會上, 如何與人把酒言歡卻又不失儀態?
其實喝葡萄酒第一個要學的是如何拿酒杯, 咦?酒杯不就這樣那樣的拿, 哪來這麼多分別呢?
喝酒文化各國不同, 中國人喝酒豪爽! 君不見日常生活中宴席也好,飯局也罷,只要是喝酒的場合,就必須敬酒。老朋友之間當然必須相互敬之,初見面更免不了,被敬的不回敬也不行,晚輩不敬長輩是不懂禮貌的…。如果有人向同桌的人敬酒或者起身向鄰桌敬酒,則大家一定回敬他一番,並且有時還加碼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」,於是敬來敬去無了時,又或者起鬨,要敬酒的人打通關…種種的紛紛出籠,增添些許歡樂氣氛。
在韓國人下對上喝酒,可是要別開 側臉喝酒才是對長輩的尊敬! 雖然韓國人也會喊「乾杯」,不過那是一種心情愉悅的表達,不像台灣人真的要人「呼乾啦!」。
在日本的習慣是彼此斟酒;而不是就這樣把酒倒進自己的杯子裡。偶爾應該要看一下朋友的杯子,當他們的杯子快見底時,就再幫他添一些酒。同樣的,如果有人想要幫你再添些酒,你應該要趕緊喝光然後將你的杯子拿向對方。
那喝葡萄酒呢? 法國人對喝葡萄酒的講究可真是精闢細微, 品酒可是深深植入他們飲食文化之中。
首先, 酒杯如何拿才是正確的?
拿杯/男女有別
我們經常在酒會上看到一種很酷的拿杯姿勢──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座,熟練地搖晃幾下,紅酒沿著杯壁優美地旋轉。
事實上這種姿勢對沒多少喝酒經驗的人來說是有一定難度,只適用於行家和男性。
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接近杯座位置的杯腳是很有女人味的手勢。
若不習慣,在杯腳找到舒適的姿勢便可。
其實大部分人認為只有白酒才忌用手抓住杯肚,憚其實紅酒也是,都因為掌溫會令酒液的溫度升高,
另外原因就是抓杯肚也使你較不易優雅地與別人碰杯。當要搖晃手中葡萄酒時,要逆時針方向搖晃酒杯,讓酒旋轉起來,這既能促進酒的氧化,也可以讓酒香充分揮發。搖杯需要經驗和技巧,也最能體現你的喝酒履歷和平衡能力。
如果手勁沒抓好,就很容易將酒液濺灑出來,甚至會波到旁人身上,不僅造成麻煩也是施裡的一種
對於缺乏經驗的人,倒是有個極簡單的辦法︰就是把酒杯放在桌子上,用食指或中指壓住杯底,在桌子上輕輕轉動。
品酒的初學者可以不妨試試這樣的方式喔!